2022北京冬奥会,中国运动员夺冠喜报频传,金牌背后离不开运动员挥洒的汗水与付出的时光,当然还少不了高科技纺织装备的助力。
图源见水印
1科技助力,打造冬季运动鞋服响亮名片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了具有现代感、科技感、艺术感的中国名片,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世人赞叹,也奠定了这场盛会的基调。运动的制服与战衣,不光要展现中国风采,还要秀出科技实力。随着我国纺织业近年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能力,国内已经建立起完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运动服装体系,并在冬奥赛场上自信展现“中国制造”。
供工作人员、技术官员和志愿者穿着的冬奥会制服就运用了“炽热科技”。炽热科技通过锁住热量,有效降低人体热量流失。其中,立体结构保暖材料聚热棉,具有光蓄热性能,热量流失阻隔效果提升约20%,能够瞬间升温,高效蓄热;远红外石墨烯材料的使用,可显著提升远红外辐照升温;另外,超级羽绒则附着纳米级保护层,防水防潮的同时比普通羽绒增加30%蓬松度,更好地发挥羽绒长效保暖效果。
图源见水印
在本届冬奥会上,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赛上为我国夺得首金。短道速滑比赛作为冰上竞速运动,运动员需在高速滑行的情况下完成转弯、加速、超越的动作,极易摔倒及碰撞,甚至被冰刀划伤,因此短道速滑服需兼顾减阻、防护等多种性能。
本次由北京服装学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科技冬奥”重点专项打破了以往在专业比赛服上对国外进口的依赖,实现了代表队装备在冬奥赛场上完完全全“中国造”。据报道,研发团队为在保证减阻效果的同时确保对运动员的防护,仅在面料的选择上就参考了100多种,最终制成由两种性能的纱线复合的运动面料,同时结合了原料的超强超韧以及超弹两种性质。
图源见水印
此外还有采用聚酰亚胺纤维制作的颁奖礼服、在功能设计方面体现了国际化创新思维的运动员专属御寒服,这些都是产业创新赋能的优质成果。科技创新不光是我国运动员在冬奥赛场上拼搏的坚实后盾,也是纺织服装行业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。
2、冬奥盛会撬动冬季运动鞋服内需空间
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不仅是个口号,如今已然成为现实:数据显示,国内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.46亿,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.56%。冰雪运动在国内的兴起也带动了相关产业蓬勃发展。数据显示,自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开始,滑雪装备市场规模逐年上升,2020年整体规模达到126.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25.7%,预计今年将突破150亿元。
但由于我国滑雪装备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,本土自主品牌尚待开发。受冬奥会影响,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行业升级发展,包括开发一批物美质优的大众冰雪装备器材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,以及创建若干特色产业园区,初步形成具备高质量发展基础的产业体系等。
由此可见,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给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,也为产业进行创新升级增添更多动力。
图源见水印
3、湾区机遇助推纺织鞋服产业进入升级快车道
深圳在推动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方面,在全国一直处于示范领先的地位。
在《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》的总则部分,规定了明确科技创新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、建立财政投入科技创新稳定机制、着力构建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。深圳在科技创新法制建设上的先行示范,无疑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的步伐,进一步打造国家制造业中心。
落地深圳的大湾区国际智能纺织制衣、鞋机鞋材工业设备展、华南国际缝制设备展,一直致力打造服装鞋履业界的先进生产设备展示互动平台,为行业把握升级发展的时代机遇!